這是我那時代小學課本的文章,

我剛查了網路,在康軒版的小四課本裡還有。

來源是彭端淑,雍正年間進士,“為學一首示子姪”。

 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天下事有難易乎?為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為,則易者亦難矣。人之為學

有難易乎?學之,則難者亦易矣;不學,則易者亦難矣。

 

吾資之昏,不逮人也:吾材之庸,不逮人也。旦旦而學之,久而不怠焉;

迄乎成,而亦不知其昏與庸也。吾資之聰,倍人也:吾材之敏,倍人也。

屏棄而不用,其昏與庸無以異也。然則昏庸聰敏之用,豈有常哉?

蜀之鄙有二僧,其一貧,其一富。貧者語於富者曰:「吾欲之南海,何如?」

富者曰:「子何恃而往?」曰:「吾一瓶一缽足矣。」富者曰:「吾數年來

欲買舟而下,猶未能也。子何恃而往?」越明年,貧者自南海還,以告富者,

富者有慚色。西蜀之去南海,不知幾千里也';僧之富者不能至,而貧者至焉。

人之立志,顧不如蜀鄙之僧哉?

是故聰與敏,可恃而不可恃也;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,自敗者也。昏與庸,

可限而不可限也;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,自立者也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四川的偏遠地方有兩個和尚,其中一個貧窮,一個富有。

  窮和尚告訴富和尚說:「我想要到南海去,你認為怎麼樣?」

  富和尚說:「你憑什麼去呢?」

  窮和尚說:「我只要一個瓶子和一個飯缽就夠了。」

  富和尚說:「我幾年來想要雇船順流前去,還不能辦到,你憑什麼去呢?」

  第三年,窮和尚從南海回來了,把經過告訴富和尚,富和尚露出慚愧的神色。

位於西邊的四川距離南海,不知道有幾千里的路程;富和尚不能到達,窮和尚卻

到了。我們一般人立定志向,反而比不上四川偏遠地方的窮和尚嗎?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咬文嚼字了!

 

這個故事給人很多啟示,

1、簡單的說“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”。

2、行動力的重要,“要知「道」,更要行「道」”。

3、做自己的主人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 

其實,用在我對M女僕這件事上,(不見得是好事,但卻是我未來想做的事)

我遲疑了,懦弱了。

我現在計劃半年後,等事情平靜了之後,再跟S女王攤牌。

試問,那個女人能等半年的,現在這個社會少了。

 

有好有壞吧!

往好的想,我積極的調適步調,做好面對未來生活的準備。

往壞的想,M女僕不等了,跟別人跑了。(行動力不足的結果。)

 

我想,這算是我人生最大的一個決定。

有失有得,

其實,我不太想“一切隨緣”的,這樣結出的果子不是我想要的。

 

沒有M女僕的生活,不是我的未來。

等待的心,何時才能得到回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 逸清 的頭像
    李 逸清

    李 逸清的部落格

    李 逸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